“以药养医”长久以来一直是公立医院为人诟病的顽疾,也是新医改针对的核心问题之一。今年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破除以药养医体制,目标2017年试点公立医院的药品收入低于总收入百分比的30%。医疗体制改革,在惠及民生的同时,势必触及多方利益,大型制药企业也不例外。某些制药巨头表示,目前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上升趋缓,一方面是受到中国本土药企的竞争,另一方面与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密不可分,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近日国外媒体撰文称,中国新医改要将药品收入排除在公立医院盈利模式之外,这必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目前,中国公立医院运转资金仅有一小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而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医院盈利。中国医务人员的诊疗费用少得可怜,而药品收入极大地弥补了这一亏空。目前,公立医院可以在药品进价的基础上,加成15%,这为公立医院带来巨额利润,据悉,药品收入约占公立医院收入的80%。
改革一旦实行,将取消这15%的加成,短期内对制药公司的影响不大,然而长此以往,公立医院迫于定价压力造成的收入减少,会反过来向药企索要更多返利,以弥补其定价下降亏损的利润。
新医改给药企带来了多重压力。其一,当前体制下,医院有15%药价加成权力,促使大医院开好药贵药,因为药价越高,收入越多。除了这15%的加成之外,药品供应商对医院的返利现象普遍存在,医院的采购回款周期长达半年至一年,这实际上是一种隐性返利;
此外,药品回扣现象严重,医院和药企之间利益链既成。15%的加成取消后,公立医院势必要求供应商加大返利和回扣力度,作为利润补偿。
许多跨国药企反映,第三季度中国市场销售额增长放缓,中国政府实行医改限制药品定价后,这一趋势仍将持续。其二,中国本土药企对外来大型药企的冲击加大,例如本土药企生产的低价胰岛素对制药巨头的糖尿病药物市场展开激烈争夺。所幸中国政府承诺加快新药审批力度,给制药巨头进军中国市场带来了新的契机。
然而,这些大型跨国药企无论如何都不会退出中国市场,即使面临销售额增长放缓的挑战。近日,诺华CEO Joe Jimenez表示,尽管诺华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速已经降到了个位数,诺华仍然不可能放弃中国市场,而是采取“随机应变”的应对措施。中国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背景下,制药巨头想要在中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考验的是各方的智慧和策略。
匿名 |
-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