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级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报道要闻报道
《为创新而生》书中人物深圳市生物医药促进会理事陈志英团队有新突破 I 用非病毒基因载体技术治疗B细胞淋巴瘤研究获重要进展
时间:2016-12-23 11:23 来源:钜弘文化 作者:

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陈志英团队在知名杂志Human Gene Therapy(《人类基因治疗》)上发表在线文章(Treatment of human B-cell lymphomas using minicircle DNA vector expressing anti-CD3/CD20 in a mouse model.Human Gene Therapy),报道用该团队的核心技术非病毒基因载体微环DNA表达双靶向抗体治疗人B细胞淋巴瘤的阶段性成果。

陈志英是《为创新而生》书里介绍的一个人物,他是先进院目前年龄最大的研究员,他在先进院5年多时间主要围绕开展基于微环 DNA 技术的癌症免疫治疗研究,已经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六旬的海归学者投身先进院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工作了十三年的陈志英研究员,作为世界上非病毒微环 DNA 基因载体的主要发明者,于 2011 年 1 月应聘来到先进院,组建了一个包括 2 个首席研究员(PI)、2 个助理研究员和 8 个博士的近 30 人的团队,开展基于微环 DNA 技术的癌症免疫治疗研究,创新性地提出用合成免疫打破癌症治疗的瓶颈,构建一个安全、高效、方便、可负担的光谱抗癌体系。

陈志英回忆道:“2009 年,我在美国遇到前来招聘人才的先进院院长樊建平,向樊院长介绍考虑用微环 DNA 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计划。樊院长谈到国内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人数众多,治疗又非常困难。他对我的这个想法产生浓厚兴趣,并动员我回国发展。”那时候,樊建平并没有考虑到陈志英年龄较大,只是一心想把这位微环 DNA 发明者带到深圳来,希望他能在治疗乙肝、肝癌、淋巴癌等重大疾病领域发挥巨大威力。

陈志英 2011 年到先进院上班,樊建平也兑现了给研究室一笔启动经费的诺言。陈志英开始搭建专业实验室平台和组建研究团队的工作。不过,问题来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各级科研项目申请都有明确的年龄限制:组长年龄不得超过 60 岁,课题组成员平均年龄不得超过 50 岁。陈志英由于年龄超过 60 岁,除了一开始得到一些院里提供的启动经费外,申请国家项目时都因年龄原因被拒之门外。得不到国家科技主管部门的扶持,搭建实验室和团队组建的工作一度停滞。

这是个难解甚至无解的命题。如果是在别的地方,陈志英归国后壮志未酬,恐怕就偃旗息鼓了。还好这里是先进院,它的平台型优势开始发挥作用。樊建平与他商议:“我们深信这项技术是有价值、有威力的,也是国内医疗环境所急需的,制度的硬杠我们绕不过去,那就让市场的力量来一起解决问题。”

机会很快就来了。2012 年年底,陈志英参加深港科学家研讨会,介绍微环 DNA 技术,引起深圳市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负责人的重视。很快,该公司与先进院签署了建立肿瘤免疫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联合实验室的协议,开发微环 DNA 介导癌症免疫细胞与基因治疗的系列产品,合同金额 1465万元。有了这笔资金,所有科研计划都顺利启动,有序推进。

取得抗癌治疗技术的重大进展

近年来,癌症免疫治疗有重大突破,若干治疗技术使部分病人病情长期稳定甚至痊愈,表明免疫治疗是人类攻克癌症的希望所在。微环DNA表达双靶向抗体的癌症免疫治疗技术成为继CAR-T技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TIL技术(“肿瘤渗润淋巴细胞技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技术之后又一项获得成功的新一代治疗技术。

陈志英团队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微环DNA表达双靶向抗体的癌症免疫治疗技术。微环DNA是陈志英团队发明的一种非病毒基因载体,因其卓越的基因表达功能,方便的制备技术,已被全球生物医学界广为应用,并在全世界销售。双靶向抗体是一种成熟的抗癌技术,通过链接病人体内的T细胞和癌细胞,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其应用比CAR-T和TIL技术方便,FDA已经批准两种双靶向抗体进入市场。但提纯的双靶向抗体半衰期短,需要用微泵连续给药,非常不便,费用高昂。

最近,陈志英团队取得相关进展,是用带有萤火虫荧光基因的人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Raji接种到免疫缺陷小鼠,然后将微环DNA(MC.CD20)一次注射到小鼠肝脏,在体内持续表达治疗水平的抗B细胞淋巴瘤(抗-CD3/CD20)的双靶向抗体,并提供人的T细胞。因为Raji细胞在小鼠发出的荧光与癌细胞成正比,用小动物成像仪可以实时监测疗效(如图)。结果标明,同时接受MC.CD20与人T细胞的治疗组小鼠瘤负荷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命显著延长,证明抗癌微环DNA治疗癌症的可行性。目前,陈志英团队正在开发把微环DNA注射到肌肉表达抗癌双靶向抗体的技术,一旦成功,便可实现“治疗癌症如打疫苗”一样安全、方便、可负担。微环DNA在肌肉表达抗癌双靶向抗体技术可能为人类攻克癌症做出重要贡献。

本项目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深圳市政府基金等支持。


在线评论
匿名
    暂无记录